视觉推荐
学校亮相第二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
影像精选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上海选拔赛...
穿梭在真实和虚拟场景中,收获别样“职”味
作者: 来源:党政办公室、教学管理部、各教研室等 编辑日期:2025-05-11 点击数:40

本周末(5月10日-11日),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了职业体验日活动,作为对接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实现全方位升级:突破校园围墙,在悦悦书店设立分会场,打造“校园教学+书店实景”的双场景体验模式;精心设计的六大特色项目,以AI赋能,前沿科技与古法造纸、榫卯工艺等非遗文化有机融合,吸引近800名中小学生

62d94ce3a220a764b4c25c49b78a9f3b.jpg

5月10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赵晓伟及相关专家一行莅临现场指导时指出,活动将产业需求融入职业体验课程设计与活动策划中,让青少年在不同的场域中感受产业发展的活力与需求,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职业体验提供了新思路。

虚实碰撞全息动画、榫卯宝盒引爆科技、非遗热

体验日当天,在“趣闯虚拟时空-----异次元动画大冒险”体验区,全息投影装置构成科技感十足的场景,这正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景化呈现。来自崇明的二年级学生陈同学,受《哪吒》电影启发来到职业体验活动现场,在摄像机前好奇探索,当他的身影被吸入三维卡通世界,在云雾缭绕的仙山之中,动作捕捉系统精准复刻他的奔跑、跳跃、挥手等动作。“这个好有趣!”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其家长表示:“这样的体验让孩子对数字媒体职业有了具象认知,比单纯说教更有意义。”

image.png

“趣闯虚拟时空-----异次元动画大冒险”体验现场

另一头的“灵珠榫语・哪吒宝盒”项目现场,此起彼伏的“咔嗒”声成为独特旋律。该项目巧妙结合国家级非遗榫卯技艺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打造出一套由环保纸板构件组成的创意拼装宝盒。这一项目设计紧扣包装行业新趋势,采用“传统技艺数字化—智能设计实体化—文化IP潮流化”的创新路径,也是包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包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传统榫卯数字化重构”的教学成果。学生们通过AI设计哪吒图腾,经激光切割技术制作构件,无需任何工具即可完成拼接,充分体现了环保、交互的现代包装理念。来自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的宋同学完成作品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设计的‘哪吒宝箱’!”陪同前来的家长也对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方式赞不绝口。

image.png

“灵珠榫语・哪吒宝盒”体验现场

此次学校开设6项职业体验日项目,分别是【趣闯虚拟时空——异次元动画大冒险】【“流”光溢彩,“麻”上趣玩——水晶流沙手作会】【古纸新韵,探秘千年非遗造纸术】【国韵书香——古线装笔记本】【灵珠榫语・哪吒宝盒——当千年榫卯遇见 AI 哪吒】和【“指尖传非遗•缠花缀书香”——非遗缠花书签创作职业体验工坊】,体验项目不仅展现学校专业建设成果,还与当下新鲜的AI技术相融合,获得家长和体验学生的点赞。

image.png

“‘流’光溢彩,‘麻’上趣玩——水晶流沙手作会”体验现场

书店化身职业体验课堂解锁“文化空间+职业教育”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职业体验日活动,部分项目首次走出学校。在书店分会场,“指尖传非遗・缠花缀书香”项目吸引了不少体验者和阅读者,体验者化身“非遗文化传承人”与“书签设计师”,从缠花基础技法学起,缠绕出梅兰竹菊等传统纹样为图案的书签。“这是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小体验者成就感溢于言表。“国韵书香——古线装笔记本制作”同样引人注目,体验者亲手完成古籍装帧核心工艺——四目古线装,用针线沿书脊四孔进行“回环式”缝制,最终制成一本传统线装本。

image.png

“指尖传非遗・缠花缀书香”体验现场

今年,学校与悦悦书店深度合作,通过职业体验日这一创新形式,探索集文化传播、文创实践和教育研究于一体的协同育人新路径。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开展了与书店相契合的两个职业体验项目,不仅打造了“书店+非遗”的特色职业体验模式,更以沉浸式阅读体验推广全民阅读,实现了校企资源互补、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创新的有机统一。

image.png

“国韵书香——古线装笔记本制作”体验现场

选择书店作为分会场,也是学校对接“实体书店转型文化体验空间”产业趋势的主动布局。将书店变为移动课堂,能让体验者在真实的文化空间中理解 “产品设计 — 用户需求 — 商业转化” 的全链条。于人才培养而言,校园空间和书店场景互补,打造了校内打基础、校外练实战的培养模式。

书店负责人表示:“学生制作的非遗文创产品很受读者欢迎,这些产品带来许多传统工艺年轻化的表达思路,既为书店注入了文化活力,也为书店文创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c558c807220459a6591d292375c51064.jpg

众多人员前来书店体验

 

 

专业映射项目设计锚定产业变革新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的专业课程已不断融入 AI 生成技术、虚拟制片流程,比如‘趣闯虚拟时空-----异次元动画大冒险’体验项目就是相关课程的轻量化版本。”谈及项目设计的初衷,项目负责人介绍道,“让中小学生提前接触这些技术,既是职业启蒙,更是为未来数字创意产业储备潜在人才。”

“古纸新韵,探秘千年非遗造纸术”工坊内,在装饰环节,现代设计思维被充分激活:有的同学将花瓣按黄金比例构图,有的运用蒙德里安式的色块分割,使可降解彩墨呈现出当代极简美学,这些都是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内容。

image.png

“古纸新韵,探秘千年非遗造纸术”体验现场

活动不仅是面向公众的职业体验,更是出版商务专业、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师生的实践课堂。现场指导的专业教师表示:“实体书店作为文化空间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它不仅是图书销售终端,更是文化体验的孵化平台、全民阅读的推广阵地。我们的专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既懂文化传承,又具备商业思维和数字运营能力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181e1f10c7261565f4ecd45361f3fd60.jpgimage.png

市教委领导一行了解体验项目情况

前沿化的职业体验项目,多层次的体验模式生动诠释了学校的教学与育人理念。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主任黄彬表示,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建设与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同频共振。这种“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不仅为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更让广大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