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引领专业建设,助力非遗传承!荣获“国”字荣誉的她仍在不断突破
身为职业教育高级讲师,上海市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毕红始终坚持“专业建设引领教学”,以服务学生,培养优秀设计人才为宗旨,率领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她带头编写的教材被选为国家规划教材。
“专业建设的基础就是课程和教材,只有真正能帮助学生成才的专业才是好专业。”她认为,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助力学生成长。
与时俱进,以赛促教提升专业能力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强化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毕红老师积极参加上海市教委组织的研修班,曾前往德国和英国学习,对职业教育的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实操,因此经常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相互学习,多观察、多比对,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比赛是对学生全方位的考验,多年来,作为指导老师,她积攒了很多经验。“领着学生参加比赛既是对学生的锻炼,也是对于教学的锤炼。多年来通过以赛促教,我们不断汲取竞赛中学生遇到的难点,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思路和策略,增加教学环节,将学生们遇到的代表性问题和解决方法融入教学设计。在不断的调整中,专业特色与优势更加凸显,专业内涵更加丰富。”
参加上海中职德育论坛
学生在各种历练中收获颇丰,获得英国D&AD奖项,世界技能大赛上海赛区(平面设计)第一名、青年技术能手,第一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暨第四届上海市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设计赛二等奖等诸多荣誉,而她自己也收获了各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项。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传承非遗,校企联动创新育人模式
除了在课程和教材上下功夫,毕红老师还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建设,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和常态互动,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贴合。
近年来,与上海市朵云轩艺术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逐步深入,依托大师工作室及相关课程建设,着力推广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用心培育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感受力。
在此基础上,又与红色书店1925书局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创意工作室,丰富学生的社会课堂教育活动内容,构建了“企业+社区+思政+专业核心素养”4D立体交互融汇的思政育人模式,通过开展特色的“艺书联动”活动,实现学生专业实践、志愿服务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
带领学生参与文化公益市集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地发现不足之处,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她表示,未来将与更多企业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专业与企业的共融课程内容,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建设。
不断突破自我的路程还在继续,毕红老师也继续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再次出发”。
带领学生志愿者参加职业体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