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获评“全国技术能手”,还带出“全国印刷技术能手”!这位“师傅”不简单!
在职业教育的讲台上,于士才算是“半路出家”。成为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印刷媒体教研室教师之前,他有近15年的企业一线经验,先后参与了企业相关技术难题攻关,工作期间还获得了第二届上海印刷新人奖等荣誉。
2015年起,他“转行”成为学校教师,一线从业的经验,成为他执教的宝贵财富。多年来,他带教的学生,在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多名学生荣获“全国印刷技术能手”称号。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他躬耕教坛的教育理念。
从“师傅”到“老师”
“能够在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特别是作为教师,不断传授技能给学生,为新闻出版行业培养人才,我非常自豪。”于士才说道,作为印刷媒体教研室主任,担任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他持续打磨备课环节和讲授技巧,不断总结经验,为学生们讲述在生产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我想尽可能地传授学生一些实践经验,这样他们以后上岗就能迅速适应,得心应手。”于士才说到。
在教学过程中,他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对不同学生提出差异化学习要求,在课堂实训中设置简单、中等、困难等不同的操作难度,他还常常采用分组教学,鼓励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能力较弱的同学。加上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在于士才的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成为印刷媒体教研室教师以来,他认真、负责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在课程开发、标准制订等各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后参与制订印刷媒体技术上海市级和国家级教学标准,参与完成两门市级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从“教练”到“选手”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比赛是快速成长的助推器。于士才经常引导学生从“要我练”到“我要练”转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学生连续参加全国印刷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一等奖一人、二等奖四人、三等奖若干。
他表示,指导学生参赛给他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质的提升。在日常授课中,他和团队一起把大赛的内容和项目融入课程任务中,将企业最新的流程、工艺等融入课程的日常教学中,使人才培养根据市场变化和时代进步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于士才老师参加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留影
“跟学生们在一起也会激励我进步,看着学生们为比赛做准备时的那种投入,也促使我对教学更加有激情。”在他看来,教师不仅仅要带学生参加比赛,更要自己参赛。只有教师在亲身备赛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
近年来,他在上海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先后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职工组一等奖,2023年,他还被授予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为了将产业发展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他还经常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变化和岗位要求,不断汲取“企业养分”,主动提升专业综合素养与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躬耕教坛,不断钻研专业技术,努力提高技能水平,于士才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