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在近日落幕的第二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中,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有5支团队冲入决赛,最终收获金奖5项!此外,还有其他师生斩获银奖8项、铜奖6项、优胜奖1项,7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学校珍惜每一个为学生搭建的舞台,在学生管理部与各专业教研室的广泛动员下,全校师生组建了37支队伍参赛。数月的备赛,师生们围绕项目研发进行深入研究,从创意构思到作品完善,不断试验与优化,反复讨论与推演,历经校级初赛、市级复赛,最终5支队伍晋级市级决赛。
本次决赛依旧采用集市的形式进行项目集中展示,评委们流动打分。学生们需要更加主动地推介自己的项目,吸引评委与观众的目光。决赛现场,学生们通过项目介绍、现场演示以及互动问答等多种方式,充分展示了参赛项目的优势特色,评委们分别从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凭借学生们优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能力,5支队伍全部收获金奖。


决赛现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创新教育体系,增强对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致力于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新时代人才。
金奖项目风采
作品名称:《伴我——抑郁症自助陪伴式服务APP设计》
学生团队:徐子涵、姚薛宜、季安琪、邓瑶、王丽娜
指导教师:毕红、赵芳芳
本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心理健康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旨在数字医疗时代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便捷温馨的个性化服务。伴我APP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理解和关怀的安全空间,不仅普及科学的抑郁症知识,还提供有效的自助治疗工具。核心理念聚焦于"陪伴"与"自助",通过温馨的界面和互动性强的日记,鼓励用户表达情感,同时帮助追踪情绪变化。伴我APP旨在成为患者的温暖伙伴,借助科技让抑郁症管理更便捷,同时促进社会对抑郁症的正面认识。


作品名称:《数话西游 —— 一种可在线互动的数字展馆设计》
学生团队:朱佳悦、梁睿哲、胡巧奇、王添渠
指导教师:苏龙、秦子渊
本作品的设计灵感深植于《西游记》的奇幻精髓,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作品摒弃了单一的3D建模与VR/AR技术,转而融入插画再构、精心设计的空间布局以及细腻的氛围渲染等多元设计手段。通过手绘或数字插画,重现经典场景与角色,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与情感色彩;利用空间营造,模拟出取经路上的蜿蜒曲折与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同时,通过光影、音效等氛围渲染技巧,将观众带入一个既熟悉又新奇的西游世界。这样的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更增添了互动性与参与感,让每一位访客都能在这场数字之旅中,深刻感受《西游记》的无限魅力。


作品名称:《启音世界APP功能设计—一款针对聋哑儿童教育APP》
学生团队:张姿懿、蔡媛媛、华佳怡、张恺祺
指导教师:毕红、吴方文
当前聋哑儿童群体数量在我国日趋增多,但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多,此类群体无法得到真正优质、公平的教育学习机会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基于此,团队设计了一款引导类的学习软件帮助聋哑儿童学习手语,重拾他们的学习乐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此外,软件界面设计简清明了,软件人物设计可爱、丰富。相信这些设计细节一定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快速、更便捷的理解学习手语。


作品名称:《古道新韵 丝路印象——“一带一路”立体有声书设计》
学生团队:郑好、马宇涵、张奕菲、褚越
指导教师:毕红、赵芳芳
本作品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设计的一款立体书,内页包含了土耳其、新疆、西安、敦煌、塞尔维亚五个地区的代表建筑。将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与丝路元素相结合。采用插画风格表现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特点。整体以暖色调和冷色调的撞色来呈现丝路古代商旅的辛劳、勇气和浪漫色彩,色彩对比鲜明,却又融合整体。


作品名称:《隧道书•穿越四时之诗》
学生团队:王佳雯、夏锦红、尤辰欣、林奕蕾、刘佳宜
指导教师:韩超、阮筱双
本作品以四季流转为主题,巧妙地将教育、娱乐与互动体验融为一体,通过细腻的插图,生动地描绘出四季的独特风貌,中空隧道结构象征时间之旅,传递季节流转的情感色彩与独特氛围;精选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相关的诗词,引领读者在阅读和互动中感受穿越四时之诗的神奇之旅,领略到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产品的教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