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推荐
学校亮相第二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
影像精选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上海选拔赛...
盘活红色资源,思政教师“破圈”共创研学课程
作者: 来源:思想政治教研室 编辑日期:2024-09-09 点击数:4340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是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深入挖掘上海本土红色资源,持续开展红色场馆实践课程,今年6至8月,在党委的部署下,思想政治教研室与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合作开展“红心铸魂 匠心筑梦”红色研学馆校系列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红色研学,增强红色资源育人的感染性。

c0adbb770527c1d056641e716732a9b7.jpg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研学师生合影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用好党的历史“教科书”,讲好“大思政课”,提高教学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课程开设前期,特别邀请历史教师加入,共同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红色研学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通过带领学生至场馆实地调研、选取主题、现场备课,形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在相关专家的指导和场馆讲解员的协助下,最终确定了《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斗争》《革命的转折:中国共产党的策略调整》三个课程主题,并先后在三个场馆为学生进行实地授课。

a4c2561754a5689164f6060f9329a310.jpg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授课现场

60f70bc678eeae3af2d4b0becc751db8.png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授课现场

6524abcb192074c1fc78634dabbbd13a.jpg中共二大会址纪念讲解员授课现场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讲解员授课现场“一大会址纪念馆场地面积大、知识点繁多、参观的游客众多,如何根据课程目标对场馆内容进行整合,选取合适的知识点和活动点位,是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崔语宸老师表示,此次参与研学课程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其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也让她对情境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38fbb49844d3ffc352f0a9d0888f6c43.jpg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授课现场

在课程实施中,教学团队坚持开放性原则,深入挖掘场馆内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体现出内容的广泛性、空间的广域性、展示的多样性及评价的灵活性。坚持主题性原则,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等主题。坚持体验性原则,以中职阶段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在课中设计“穿越历史”讲解活动、“青春‘答’人”答题活动、情景剧演绎等体验活动,培养青少年自主思考、团队协作、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等能力。

image.png

研学现场

通过此次红色研学馆校系列课程,实现了学习空间的转换、学习资源的扩容、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学习成效更加突显。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爱国力量的重要载体,红色研学课程为培养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未来,教学团队将持续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扩大课程影响力,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