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们在这里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三年里,我们耕耘着理想的田野。今日,我们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在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陶诗怡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回顾了三年求学经历,分享了坚定信心,享受学习的感悟。

陶诗怡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发言
2021年至2022年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2021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上海市奖学金一等奖、2022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活动海报评选“优秀作品奖”……这些都是陶诗怡在校期间取得的荣誉。不止如此,在这个毕业季,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语文化与传播学院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录取,实现求学生涯重大跨越。


上:录取通知书;
中:国家奖学金荣誉证书;
下:上海市奖学金荣誉证书。
1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现在”
“因为中考失利,我有过迷茫和不安,感觉自己的人生前途一片灰暗。但我很快明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会晚。”陶诗怡说。
快节奏、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很快带她走出失利的阴影。“在班主任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意识到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她说,“在同学们都积极努力的环境氛围中,我也很快被感染,学起来就顾不上悲伤了。”

陶诗怡(中)与老师合影留念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进行知识整理和反复思考,她把“学习——思考——实践”的习惯坚持了三年,也取得了相应成绩,连续两学年绩点排名第一,获得上海一等奖奖学金。
语文复习的笔记
“学习中的突破所带来的成就感觉,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前进。”一点点的进步,一次次的成绩,也让陶诗怡收获了强大的自信心。
2
“边学边玩的生活才有趣”
在同学眼中,陶诗怡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刚进学校第一学期,她就积极组织同学们报名参加校园才艺大赛,并自告奋勇担任主持人。

主持文艺活动
她曾考取古筝四级,在学校学习期间,她也利用闲暇时间勤加练习。“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同时也能缓解学习压力,让我保持头脑清醒。”陶诗怡说。
陶诗怡表演古筝
在她看来,兴趣玩乐不是学习的“敌人”,恰恰是学习的催化剂,而且会玩本身就要付出努力与心思。“制作生物标本,就需要细心钻研、勤于动手,这跟学业学习的要求是一致的。” 陶诗怡这样类比学习与兴趣。
今天的学习场景已经不仅限于学校课堂,内容也不仅限于课业内容,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
陶诗怡也会自觉拓展自己的学习半径,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她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外滩美术馆的艺术类讲座,提升审美创作能力;坚持阅读不同学科的书籍,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练习泰拳,提高身体素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
红色经典诗朗诵(右一:陶诗怡)
“学校的专业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尤其是对于我们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老师们鼓励我们多观察生活,增长见闻,多培养爱好,涵养人格,学习在玩乐中启发创作思维。”陶诗怡说。
3
“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实践是提升专业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学校搭建了各种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技能活动,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发展与成长的能力。
“在学校教师带领参加的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我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了更立体、系统的理解,在创作中做到了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的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积累了自信心。”陶诗怡回想起校园生活,很感恩在校参加的专业技能比赛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让她尤其难忘的是,第一次参加市级设计类比赛就有大收获,获得上海市职业体验活动海报设计的优秀作品奖。在今年上海市职业体验日的各类宣传报道中,都能看到她参与设计的海报作品。
获上海市职业体验活动海报设计的优秀作品奖
直到现在,陶诗怡仍能清晰回想起自己获奖时的心情。“非常惊喜,相比过往的知识竞赛这次比赛更锻炼动手能力,比赛更具有挑战性,让我在新的领域扩充了自己的知识。”
陶诗怡设计的职业体验日主题海报
就像她获奖作品中想要传达的那样: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如今,陶诗怡将带着新身份,继续奔赴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