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揭晓 系列活动同期举行
作者: 来源: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 编辑日期:2010-12-03 点击数:1027

  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11月22日在上海揭晓,全国20种图书荣获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同志特发来贺电,向获奖的单位和设计者表示祝贺。

  2010“中国最美的书”新闻发布会
  2010年11月22日上午,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揭晓发布会在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20种图书从全国参选的300多种图书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这些图书将被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第二年举行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本届评委员会主任、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女士在致辞中介绍,指出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继续显示了参与面广、总体水准高的基本特点,反映了中国出版界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创新与积累所产生的丰硕成果。她提到,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显示出以下特点:一是设计简约、流畅,注重设计为图书主旨内容服务的功能与特点,不喧宾夺主;二是强调民族文化的现代表现,努力彰显民族性与现代感的完美结合;三是获奖作品不但材料选用得当,而且印制精美、工艺精良,体现出近年来我国图书制作工艺水平的极大提高。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出版界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创新与积累所产生的丰硕成果,也体现出“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理念。
  为表彰我国图书设计人员在书籍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中国最美的书”影响,本届活动特别举行了2007~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颁奖活动以及《2006~2009中国最美的书》新书发布会。“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秘书长、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祝君波先生宣读了2006~2009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名单,焦扬女士与评委们一起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祝君波在发布会上介绍了《2006~2009中国最美的书》的成书情况。该书收录了2006年~2009年间的所有获奖作品,是对四年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的成果总结,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展示了这些作品在装帧用料、封面设计、图文编排等方面的特点,并附有评委评语,详细分析这些作品获奖的原因,阐述其设计特色。该书不仅是展示“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成果的作品集,也是广大设计师极具参考性的工具书。

  2010国际书籍设计论坛
  作为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的系列活动之一,“中国最美的书”国际书籍设计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多期,它为国内的书籍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与国际大师们面对面交流以及近距离感受世界设计潮流的宝贵机会,并在书籍设计界已成为最受关注和影响力的设计盛会之一。
  本届“中国最美的书”国际书籍设计论坛于11月21日举行,邀请评委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籍设计者进行交流和研讨。论坛由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贾丽进主持,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出席会议并讲话。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来自美国著名书籍设计师查尔斯•布鲁克先生,韩国著名书籍设计师郑丙圭先生,以及中国著名字体设计师朱志伟先生做主题演讲。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中,来自美国著名书籍设计师查尔斯•布鲁克先生首先发表了题为《美国图书设计与时尚品味》的演讲。作为美国知名书籍设计公司DWG集团的创始人和设计总监,查尔斯•布鲁克先生在过去的12年里为世界范围内的出版社设计过逾5000种图书,他介绍了美国图书设计领域的现状,与听众分享了不同类型图书的封面设计心得,并以举例的方式,从实际操作层面详尽地介绍了设计创意一步步实现的全过程。
  韩国著名书籍设计师郑丙圭先生在《韩国图书设计元素考量》的演讲中简要介绍了韩国书籍设计的发展历史,着重比较了韩文字与汉字、东西方文字形态的异同,讲解了如何运用韩文字的空间布局特点,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作品。
  来自北大方正公司的著名字体设计师朱志伟先生的演讲题目为《简体字字体设计与图书设计中的运用》。当前中文字库丰富多样,设计师们如何从中选择适合的字体,去配合图书的整体设计?朱志伟先生从鉴赏的角度,结合各种字体的展示,谈到了封面字体的图形化设计、字体的使用与读者群以及同书籍内容的关系,以及字体在封面中的空间占有对反映书籍内涵的重要性,为设计工作者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观众们就出版业、图书设计业内的热点问题与国内外设计大师们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亲身感受了国际图书设计的潮流。

  《生活 灵感 创意 设计》主题演讲
  11月22日下午,为更好地延续本次评选活动的主题,让评选活动的参与者们分享设计大师的成功经验,评委会邀请了世界最美的书获奖者、中国最美的书多次获奖设计师、本届活动评委朱赢椿先生为到场的书籍设计学员们奉献了精彩的《生活 灵感 创意 设计》主题演讲。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朱赢椿从设计实践角度出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抛开设计做设计”,提倡设计师们“摆脱所谓的创意、形式等表面的束缚,用心灵去感悟事物内在的美好内涵”。在介绍获奖作品——《蚁呓》一书时,他特别提到如何获取创意:运用自己对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好奇心,立足于大自然原生态,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汲取灵感,从常人忽略的角度去诠释生活,返璞归真,试图通过自身对周遭事物的消化挖掘生活的真谛,从而展现在设计作品中,引起读者的共鸣。朱赢椿还认为,好的图书设计创意应该是让图书平易近人,用料不必过于复杂和昂贵,要让广大读者都可以买得起,看得到。可以说,朱赢椿先生不仅为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书籍设计创作经验,并就如何在设计的过程中感悟生活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作为一名书籍设计师所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更令在场学员们深感敬佩。

  2010“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展与会后交流
  11月22日新闻发布会当天,主办方同时举办了2010“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展。参加活动的人员有机会亲手翻阅每本获奖作品,近距离其每个细节,这种直观的接触体验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设计为书籍增添的感染力。
  当天下午,就在整个论坛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历届“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人、著名书籍设计师,印刷企业代表和高校设计专业师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获奖设计师刘运来、吾要、刘晓翔、孙杨等人分享了各自的图书设计创作经历和心得体会;来自广告设计领域的王成福则提出了书籍设计师们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机遇;印刷业、纸业的企业代表们提出了与书籍设计师之间加强信息沟通的建议;高校师生们则希望能够和设计师、出版社、企业各方联动合作,为未来的书籍设计界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出谋划策。参加讨论的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轻松,大家还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殷切期望——今后能举办更多活动,为书籍设计界人士的交流研讨提供机会。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完善论坛的功能、搭建书籍设计研讨交流的平台,是“中国最美的书”奖项评选活动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为推动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印刷工业界、装帧材料界及出版流通界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进而持续不断地提升我国书籍设计理念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