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眼春 ——参观第十五届文博会心得

作者/来源:卢歆/基础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9-05-31

5月16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我有幸随学校考察团前往观摩此次文化盛会,收获颇丰。经过15个春秋的不懈努力,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展会,集中展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品牌,展现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应该如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让更多人传承文化精神?在本次文博会上我找到了答案。我们重点参观了主题为“创新驱动 媒体融合”的4号馆——媒体融合·新闻出版馆,主要展示的是数字出版类、精品图书类、融媒体类、文创产品类产品,着重展示国内外媒体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传播和普及融媒体新模式、新理念、新创意,为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前沿信息、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01_副本.jpg

在4号馆徜徉,我们看到各个领域的优质图书排满了一个个书架,展示出版主业向高水平、精品化道路迈进的最新成果;印有戏曲脸谱的钱包、古韵古香的精致饰品等文创产品,彰显出文化融合发展的新业态。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用耳朵阅读”的新时尚:在朗读亭来一段《大话西游》的配音,扫码有声图书馆听一本最爱的小说,或者在“耳机森林”里找到最想听的声音。之前在《朗读者》节目中出现过的“朗读亭”这里随处可见,它的造型类似于在商场里常见的小型自助唱歌机,但取代点歌平台的,是电子图书阅读界面。

朗读亭主要是由政府部门采购,放置在街道、社区、图书馆,或者机场、火车站等场所,为大众提供公共阅读设施,对读者是不收费的。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很多人其实都有阅读的需求,阅读的形式和媒介都需要跟随科技的进步而与时俱进。”文化新业态繁荣的背后,尤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这一个创新文化载体的背后,也正是浓缩了科技的力量。

我们还在喜马拉雅展位体验了 “有声图书馆”,带来知识获取与娱乐体验的创新。这个APP精选人文、财经、儿童、原创、相声评书等类别,数百本有声书籍,制作成精美的书籍海报,且配有封面介绍、二维码收听入口、原著作者及演播者介绍,所有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作品的概况,更能感受演播者的演播魅力。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就等于一座私人有声图书馆、用听获取知识的新方式,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够“随时随地、听我想听”。不禁让人感叹: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技也让阅读更美好。

2_副本.jpg

文化+科技的交汇融合,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正不断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图书、音乐剧、传媒等。文化搭载科技,正在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展会中“VR+职业教育培训(电力)云平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体验, VR是英文虚拟现实的缩写,是利用计算机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模拟,有十足的“沉浸感”与“临场感”,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VR技术走进职业教育的课堂,可以把教学过程中很多抽象、复杂的知识点转换为具体场景,让学员在沉浸式虚拟教学空间中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比如我们体验的月相变化课程,我们不可能有机会跑到宇宙去真实地观看太阳、月球、地球的运动过程产生月相变化,但是通过VR,仿佛置身于宇宙,可以直观感受月相阴晴圆缺变化。

04_副本.jpg03_副本.jpg

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VR技术也在极大地延伸人们的感官功能。VR技术应用到职业教育中,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升级。VR的沉浸式体验,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结构、技能操作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增强学习效果。VR教学模式尽管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但虚拟现实带来的教学结构、学习认知、知识传递、实训演练等方面的改变,给注重实践能力、技能掌握能力、创新能力的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赋予了更多实用的教学方式。技术赋能教育,智慧职业教育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参加本次文博会我最深的感受。